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艺术

7岁男孩引众怒,46名家长联名要求他转学,有个细节令人细思极恐

近期,武汉一所小学,有个一年级男孩被全班其他同学的家长联名强烈要求其转学。为什么一个仅7岁的孩子会引起这么多家长的愤怒和驱逐?因为他几乎打遍了全班的同学。有的家长被逼到在孩子放学回家后问的第一句话是:“今天有没有被打?”开始有同学被打,老师将家长请到学校,认为孩子还小,不懂事,教育教育就可以了。没想到,近两个月来,全班几乎所有同学都被打了。老师多次教育未果,导致其他孩子得战战兢兢去上学。而且,这个孩子并不是因为跟同学发生矛盾才去打同学,而是刻意殴打:“无论是在上课期间还是下课休息,经常殴打其他同学头部、肾部、裆部等关键部位,咒骂同学去死,朝同学竖中指、在厕所蓄挑衅同班或他班学生,甚至还说出”我就是喜欢欺负你,你不要告诉父母,不然我更会欺负你“。所以,家长们愤怒了,联合起来给学校写了一封请愿书,为了保障其他同学的人身安全,要求这名孩子转学。我家孩子也上一年级,我不敢想象班里有这样一个同学我还敢不敢让孩子去上学。男孩妈妈解释说孩子有多动症。本来我还有点怜悯,觉得家长也不容易,但是,看到请愿书中提到的问题后,我觉得这绝不仅仅是多动症的问题。一个7岁的孩子能讲出这些威胁的话绝不是用个“多动症”就可以解释的!多动症的孩子主要是注意力缺陷、坐不住,即便有少数孩子有攻击倾向,也不会是刻意为之。一个7岁的娃打完人还威胁同学不准回家讲,这可能是多动症吗?即使有病,也只占一小部分,其他的都是品质问题。这明显就是恶性欺凌事件,只不过欺凌人尚小,搞不起太大的事情,而且,被欺凌者的家长发现得早,采取措施早。01 细思极恐:校园霸凌的初级阶段在这件事件里,我注意到其中一位家长讲述的一个细节,越想越觉得恐怖:有一位女生长期被这个男孩欺负,因为性格内向,害怕被报复一直没敢回家说。直到有家长在群里说”自己的孩子被欺负“,女生的妈妈追问她,她才告诉妈妈自己已经被欺负很久了。这件事其实细思极恐!因为很多遭受严重霸凌的孩子都是这样开始,然后一步步被逼疯的。试想:01、如果没有家长勇敢地站出来讲自己的孩子被欺负,那么,这个女生会不会选择永远不跟父母讲自己被欺负的事情?02、如果这不是一年级的孩子,而是高年级或者中学的孩子,那欺负的手段会不会更多、力度会不会更大?那些被欺负的孩子会不会被严重伤害到心理和身体?03、如果这个班级的孩子多数是留守儿童,家长们会不会发现这件事?敢不敢站出来发声?还记得邯郸被害的小光同学吗?他也是个老实孩子。在他被害后,家人回想起之前的事情,其实孩子早就有了异常。比如总讲不想去上学了。但是家人以为孩子单纯是想玩,没理会;比如上学前总问爷爷要现金。家人以为他是嘴馋为了买零食,其实是有人经常在勒索他,他已经遭受严重霸凌了。如果小光年龄尚小,如果父母在身边,如果家人关注的比较多,会不会早就发现了这些异常?会不会事态发展不到如此严重的程度?因为,爷爷奶奶带孩子,多数只关注孩子是否吃饱、穿暖,而不太关注孩子的心理层面,也不会通过孩子的外在行为推断孩子的状态。如今,社会大环境复杂,发展太快,老人的思想跟不上,孩子也不会愿意跟老人沟通心理上的烦恼。这是留守儿童被欺凌比例特别高、犯罪率高的一个原因。所以,我认为,武汉小学的这件事,其实是反欺凌的一个很好的现实版事例:有孩子不怕威胁,敢回家跟父母讲自己在学校被欺负了;有家长勇敢地站出来为自己的的孩子维护权益。02 欺凌事件没有年龄底线不要以为一年级就没有欺凌,有些人天生就是恶,或者由恶的环境养育出恶的孩子,根本不在于年龄大小。有些孩子就是喜欢暴力,喜欢从制服别人、喜欢从别人恐惧的眼神中找到快感。去年,湖南娄底市一位家长曾发帖,讲自己7岁的女儿被班里的10几名女生欺凌。这些欺凌者趁午休时间,在操场上对这个女孩打耳光、拽头发、威胁恐吓。更令人无语的是,女孩小便疼痛,妈妈带女儿去医院检查,竟然发现女儿下体也遭受了暴力!谁能想到7岁的女孩子能对同学做出这等恶劣的欺凌事件?还记得去年山西大同的那件恶性欺凌事件吗?2个男孩,从二年级开始就对同学进行身体上的侵害,经常打他,将尿液倒进他嘴里逼他喝下去,还有其他变态行为,简直令人发指。不到10岁的孩子做出的那些恶劣行为,可以说突破了很多人的想象。要不是有网络,我一个中年人也想不到世界竟然有如此黑暗的一面。欺凌,真的是没有年龄底线!这些小恶魔,待年龄再大一点,他们还会用自己的暴力勒索其他同学的零花钱为于为自己购买衣服、鞋子、喜欢的物品。对付这样的坏蛋,全指望学校和法律,说实话,很难很难!关键还是孩子自己和家长都要勇敢。教会孩子不要怕,遇到欺负自己的人,能反抗就拼命反抗!更不要怕他们的威胁,打不过就一定要告诉家长。而家长不能窝囊怕事,孩子叫你一声”爸妈“,你就有责任要帮他找回尊严!你就是为孩子撑起天的那个人!每个孩子都是家长手心里的宝,都有权利健康自由地长大!感谢您读到最后!点个“赞”,并“分享”给更多的人看~婉秋聊育儿,爱学习、爱思考的俩娃妈妈,欢迎关注,一起吐槽养娃的鸡飞狗跳,分享养娃的的幸福快乐,总结养娃的的经验教训。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分享到: